文山网 >地图 >综合分类 >

芒种手抄报内容

芒种手抄报内容(通用16篇)

时间:2025-06-08 文山网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1

1、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2、只要决心成功,失败永远不会把你击倒。——奥格曼狄诺

3、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4、毅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你用力不断的敲门,总会有人应门的。——朗费罗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2

采桑女的故事

相传,有一个名叫望夫山的山峰,山上有一个神仙洞,洞里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这位仙女叫做采桑女,她每天都会到山下的河边采桑叶采桑女每天都会用自己的红色丝线编织一件美丽的绸衫,绸衫上有很多漂亮的图案和花纹。她希望有一天能够穿上这件绸衫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可是,采桑女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真爱。

有一年的清明节,采桑女又一次到河边采桑叶。这时,一位年轻的农夫路过这里,看到了采桑女,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走近前去,与采桑女相识相恋,成为了恋人。

然而,这段爱情并不顺利。因为采桑女是仙女,而农夫却是凡人,他们的身份不同,注定了他们无法长久地在一起。最终,采桑女被迫离开了人间,返回神仙洞中,与农夫永别。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3

1、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2、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

3、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4、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5、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4

1、《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2、《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七》

唐代:寒山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

3、《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4、《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5

芒种吃什么好1:鸭肉

炎炎夏日,在保持荤素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夏季食用肉类的首选非鸭肉莫属。鸭肉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在容易上火的季节食用,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极强,凡是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都适合吃鸭肉。适合在芒种时节食用。

芒种吃什么好2:西洋参

芒种时节,多汗会损耗人体阴津,伤阴则易生虚火,出现疲乏、倦怠、心烦意乱、舌红尿赤等症状,而西洋参性凉而补,能降火、生津液、除烦倦。每次取上1——2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非常方便。大家可以多多尝试趁着芒种时节泡饮。

芒种吃什么好3:泥鳅

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在芒种时节,泥鳅肉质达到了最为肥美的时刻。因为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故被称为“水中人参”。不失为芒种养生的好食物。中医理论也认为,泥鳅有补中益气、解毒保肝、解渴醒酒、养颜等功能,同时,老年人常吃泥鳅还有助于抵抗衰老,强身健体。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6

四川成都一带清明节有以糯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祭礼毕,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7

芒种是什么?难道是把芒果种在土壤里?这个问题引起了知识渊博的姐姐的哄堂大笑……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什么往地下种。”话还没说完她就笑得更夸张了,连气都喘不过了。她的理论紧接着开始:原来芒种在端午节前后。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家家户户当天都要包粽子。过程虽不复杂,但时间却很久。一开始要把长叶子裹成不会漏的三角形,中间空心,里面加糯米,糯米中间可以加肉,蛋黄,红枣。我个人比较喜欢红枣,更喜欢肉粽。材料放好后要将剩余的叶子把没包住的包住,要不然蒸的时候就会露馅。哎!快停停,你说得我脑子都绕不过弯了,咋还有这么多讲究。


端午节当天,我看见奶奶她们有序地一个一个步骤做,速度相当快,还看见上面有好几根线,嗯!那天姐姐为什么没有说这个环节呢?哦!原来这些线是用来系粽子的呀!


迎着悠悠的风声,我坐在家后 门,品尝着奶奶亲手做的粽子。嗯!这味道简直要冲出天际,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 潮。糯米吃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吃软糖,虽然没有那么甜,好吃得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吃了这个,心情可是比别人好到1万倍。天气也慢慢地炎热起来,风都成了热风,热得只能在空调下暂时凉快一会儿。因为上学的时候是不可能给你那么好的待遇。


原来,芒种时可以做这些事情,害得我都被姐姐嘲笑了,希望每年芒种的时候我都能吃到肉馅的粽子。呵呵!前面的你现在知道了吗?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8

芒种民间谚语

1、芒种现蕾,带桃入伏。

2、氨化麦草,营养提高,气味浓香,牛羊之宝。

3、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4、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

5、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6、豆子播上大雨下,不管黑白快套耙。

7、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

8、灭虫先灭娘,擒贼先擒王。

9、要酿好酒需好曲,巧手还得好工具。

10、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

11、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12、麦子上了场,棉花别没娘。

13、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14、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15、磨刀不误砍柴工。

16、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17、春谷宜晚,夏谷宜早。

18、晚种一宿,秸矮二指。

19、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时节常识介绍。

20、磨镰擦锄,不误工夫。

21、棉花灌在麦收时,十年就有九适宜。

22、夏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

23、紧收麦子慢收秋。

24、忙不忙,先打场。

25、棉花果枝见花蕾,后边紧跟脱裤腿。

26、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27、耕耕不如耪耪,耪耪不如快耩上。

28、湿麦进仓,烂个净光。

29、杏子黄,麦上场。

30、光忙麦,不管棉,麦子入囤棉攥拳。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9

1、《北固晚眺》——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2、《时雨》——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3、《耕图二十一首·拔秧》——宋·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4、《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宋·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5、《伊犁记事诗》——清·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10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11

芒种习俗活动有哪些

1、送花神

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芒种节气有什么习俗,芒种都有哪些风俗

2、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3、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欢迎的人。

4、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5、挂艾草

天气越来越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古时门楣悬艾草,为的是驱赶蚊虫。又因为此节气正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藉以避邪驱毒。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12

1、清明扫墓怎么净身、防身


取红包袋一个,内中放七片榕树叶与盐米少许。若无榕树叶,可以用艾草、芙蓉叶替代。在出发去扫墓前,把红包放在上衣口袋,扫墓完成后,记得将红包丢掉,不可带回家,这样做有助于避开不好的气场。


而为了保险起见,在扫墓结束后,建议大家到外面的餐厅吃饭,或是去商场买东西,亦或是外面公厕方便都好,然后再回家,这样来避免不干净的东西跟你回家。


2、扫墓忌讳嘻笑打闹,也不能胡乱拍照


墓地是先人的安居之所,所以扫墓时,记住不能做出对祖先不敬之事,诸如跨过坟墓供品,喧哗笑闹、随处小便等都万万不可。另外,清明扫墓是为了纪念祖先,这是后人带着追思之意向亡灵敬拜的时候,因此自拍或合影的举动都不合宜,更忌讳将坟墓拍入镜头。


3、清明节扫墓用什么花,穿什么衣服合适


清明节扫墓通常使用有思念和怀念含义的菊花,但花色不宜太艳,一般以白色、黄色最为适合,也可以搭配一些绿叶较大的鲜花,如百合、康乃馨等,更能表现对先人的追思敬意。


清明节扫墓为尊重逝者,衣着装扮应该以自然、素雅端庄为主,一般是穿深色衣服而忌讳大红大紫、过于暴露的衣着。另外需要注意,除了扫墓时带去的供品,祭祀的花束和墓地的花草、昆虫、野果,一定不要带回家中。


4、清明时节忌讳探视亲朋好友


清明节是祭奠祖先的特殊时候,一般不应安排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这是为了避免不吉利。若是清明节之前已经提前扫墓了,那么清明节当天可以到附近人多的地方走走,如人多的商场、市集等,到了晚上应该早点回家。


5、扫墓当日一早,察看自己的额头


扫墓当日早上洗脸之前,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额头,若呈现有乌黑气色,则表示时运较低,在参加扫墓时,除了按照上文所述做好净身、防身准备,也可在右手佩戴黑色系的水晶,或翡翠观音、佛公、开运红绳等,以此来帮助化解。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13

今天,是6月5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气温上升,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夏越来越深了,衣服在一件件减少。


这个节气叫芒种,为什么呢?因为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所以民间称做为“忙种”,农谚“芒种忙,忙着种”正说的是这个节气名字的.源头。


这个夏日里有农夫不忘种地,自然有文人不忘写诗,看吧,长卿的《芒种》:“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陆游的《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说的是在芒种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到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芒种节气里,有许多习俗,在南方煮梅是必不可少的,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与三国时“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都是从此而来。梅子有怎样的好处呢?它不仅对健康有益,且也好吃,从树上摘下一两个吃,酸甜可口,味道特别,好吃极了!


“芒种忙,忙着种”我是一名学生,也很忙,忙着运动,忙着学习,长大成为栋梁之才。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14

要抵达人类的高度,必须先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的洗礼,然后继续攀登,方能达到更广阔的天地。——罗曼•罗兰

国家是全民的共同财富,爱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所在。——陶行知

对于有益于国家的事,我们应当时刻怀有热爱之心;而对于那些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我们则应坚决予以抵制。——晏婴

与其为了苟且偷生而忍受屈辱,不如为国家献身而英勇牺牲。——何香凝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15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而此时太阳刚刚到达黄经75度。其实芒种的两个字也是有不同蕴意的: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你知道吗?“芒种”这个节气在我们这里代表着“丰收”,丰收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水果——枇杷。因为我的家乡在余杭的塘栖,这里被誉为“枇杷的摇篮”我家种枇杷也已经有快12年。所以每一年的芒种都是枇杷收获的季节。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第一颗枇杷树,这棵枇杷树被种在了我们家后面的菜园中,在旁边还是一堵墙。我现在都不知道奶奶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但我知道这个位置真的很好,站在墙也可以摘到枇杷。第一次吃枇杷正是在芒种这一天,那天奶奶拿了几个比乒乓球略大的球状东西,问我要不要吃,我当时看到这个东西有着黄黄的皮,可是拨开皮却露出了黄泛白的果实,我出于好奇,于是咬了一口发现味道很鲜美,甜中不带腻,汁多质细。于是我急忙吃了第二口时突然一痛,发现自己的牙齿把那颗核要在里面了,还甩不掉,于是旁边的奶奶看到后笑着帮我把核拿了出来。就这样第一次吃枇杷闹了一个笑话。


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我这么矮,怎么比树还矮?妈妈告诉我你去拿支笔在能碰到树的处画上一条线,然后以后每天去和树比下。于是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和树比身高,终于在我小学二年级时我超过了树。尽管小时候的玩笑很幼稚但是如今树上的那条线却未曾消失。


曾今的我会想办法爬上去玩玩,或者从树上看远方的草坝,或者从树上看远处高高的山,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跳起来看到树后面的草坪和房屋了。可是我经常会依靠在树的身旁。这棵大树见证了我的成长,我长大了,可它却老了,枝条不在抽出新芽,不在和我一起成长了,身上也布满了各种虫子的痕迹。

芒种手抄报内容 篇16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希望。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

校园的树叶又摇曳,新学期的旋律悄然奏响。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我们将用勤奋和智慧,谱写属于我们的青春之歌。

新学期,是成长路上的新驿站,是梦想起航的新港湾。让我们整理行囊,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踏上新的征程。

告别了假期的悠闲时光,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忙碌与充实。在这新的起点上,让我们放飞梦想,勇往直前!

本文来源:http://www.w673.com/zonghe/5056.html